成功从此开始 未来在你手上
用户中心
招聘信息 招聘企业 求职信息 职场资讯 发布招聘信息 免费发布求职信息
关键词:

“劣”胜“优”传递了什么信号?

文章来源:- 2009/3/25 15:10:59
“劣”胜“优”传递了什么信号?


 
    背景
    很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就业市场上,本科生的处境要好于大专生,硕士生要好于本科生,博士生无疑更胜一筹。同样学历的话,成绩好的学生自然也要比成绩差的学生来得吃香。然而,近期招聘市场上接二连三冒出来的怪现象却一再地“颠覆”大家的常规想法。这种“颠覆”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思考,又传递出什么样的信号?


    现象一 ——不选优等生选差生


    西南某师范学院的一位大四学生参加招聘会时竟然遇到这样一件怪事:当地某学校招聘老师,招聘条件中竟然要求应聘者在大学期间曾经有两门左右的补考课程。西南财经大学一学生也遭遇了同样尴尬,他在大学期间担任学生会干部、英语过了六级、年年获得奖学金……按常理,这么一个优秀的学生,应该很容易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但他在求职时屡遭失败,倒是班里很多条件不如自己,甚至还有“挂科”的同学都相继找到了工作。


    现象二——博士招聘会上受冷落


    某地区医药、文教及工业园区毕业生招聘会上,有180余家单位参加了招聘活动。但令人奇怪的是,本科毕业的学生成为各单位招聘的主要对象,而高学历者却不受欢迎。一家广告公司人事部负责人透露,不要博士、硕士生的原因是:一怕这类学生学历高,好找工作,干不了多久就会跳槽;二怕他们自视太高,说话做事太牛气,容易与公司同事发生矛盾;三怕个别博士生没有工作经验,只凭理论做事,工作能力不能过关。


    现象三——研究生就业撞 “寒流”


    某招聘会上,一家知名跨国企业推出了多个岗位,其中一个是“行政助理”职位,要求“有良好的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一名中文专业的研究生走上前应聘,当场被招聘人员拒绝了,研究生希望能够留下简历,但对方很坦诚地告诉她:“对不起,我们认为这个岗位本科生完全可以胜任,肯定不要研究生。浪费你的一份简历,何必呢?”该研究生只能默然离开。
    争鸣


    正方:为用人观日趋成熟叫好


    观点一 ——高分低能自然难立足


    英特尔在各高校招聘应届毕业生时,并不只看成绩单,他们宁愿招各科虽是3分却富于创新意识的学生,最好在校期间就完成过颇有创造性的项目。那些高分低能生恐怕就竞争乏力了。


    如今,用人单位日趋现实,不少大公司老板开口就问:“你都会什么?”从社会经验上来说,不管你是博士、硕士还是本科生,刚出校门时每个人都一样,懵懂无知。如果年龄大并不意味着对社会更加了解,那么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还不如那些学历虽然不特别高,但是工作经验相对丰富的职员好用。如果成绩并不能与社会上的工作能力等同,那么对用人单位来说,与其找一个门门拿满分的书呆子,还不如找一个真正有实力的人。


    观点二 ——人才高消费虚热是该降温


    过去有段时间,人才市场上“只认学历不认人”的现象普遍存在,这股高学历人才消费虚热一度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那时候,很多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用人只看学历文凭,不看能力,甚至以本单位录用多少博士多少硕士为荣,认为这是有实力的象征。而现在,高学历者“滞销”的现象越来越多,许多用人单位表示没有必要请博士生。这证明了现在用人单位的用人观普遍成熟了许多,即使招来的硕士生、博士生,很多企业也希望他们能从零开始,和本科生、专科生们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薪水待遇视工作业绩而定。高学历绝不是万能的,如今更需要的是用能力说话! 


    观点三——人才资源合理配置有何不可


    有些用人单位人认为,“大才大用,小才小用,大材小用,等于不用”。博士生、硕士生的工资标准比本科生要高,不录用他们也是为了资源的合理配置。部分博士生认为自己的学历高,自然而然就产生一种优越感,心高气傲,到了做工作的时候支使不动,人际关系也容易处理不好,还常常这山望着那山高,动不动就跳槽,这些都造成了管理上的困难。另外,学历和成绩并不能和能力画等号。反观现在的很多本科生工作能力和交际能力都非常强,并且非常重视实践,干起工作来一点也不比博士生逊色,甚至还有超越之势。相对而言,企业更愿意用这样的人才。


    再说,博士、硕士并不是通才,不可能任何方面都比别人强。他们在自己专业上应该有了很高的水平,但从事和自己本专业不对口的职业,优势并不一定明显,有时反而会有劣势。如果人不能尽其用,那么便是对人才的浪费。


    反方:“劣币驱逐良币”不可取


    观点一 ——不良的导向有后患 


    招聘人才,用人单位有他们的自主权,但如果将优秀人才一概拒之门外,未免有失偏颇和不公。如果用人单位都来推行“选差弃优”的人才策略,“差”胜“优”汰一旦形成了气候,那么,谁还甘愿十年寒窗,攻读不辍?谁还愿意从“优”如流,锐意进取?长此下去,一批批优秀人才怎能脱颖而出?企业缺乏优秀人才,经济发展的航船怎能经受住惊涛骇浪的考验?


    观点二 ——因噎废食要不得


    很多用人单位放着优秀学生不要,放着高学历的的人才不要,宁愿去招一些相对普通的学生,相对较低学历的学生,主要缘于一种担心,怕“留不住”。但无论如何,放着现成的优秀人才不用,却自甘“退而求其次”,不能算是合理的用人之道。在当前,我国基层人才短缺,国家也一再加强思想引导,健全配套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如此招聘怪风,无疑给刚走出校门的优秀学子当头一棒,使其自怨自艾,进而对其价值观念,对其今后的处世方式产生不利影响。从国家整体角度看,优秀人才难以迅速找到用武之地,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才是人才资源的浪费。


    观点三 ——还高学历、高才生以公道


    从招聘的主流来看,“高学历”,“好成绩”依然是一个人知识和能力的外在标志,是招聘时的首要条件,是门槛,是“敲门砖”。拥有高学历,就业时便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这是毋庸置疑。企业在招聘网络安全工程师、技术总监、软件高级项目经理等职位的人才时,基本都打出了需要硕士以上学历的人才,且需要拥有CISSP、BS7799 LA、CISP、CCIE或CCNP等证书的要求。由此看来,虽然现在的企业更注重的是经验和能力,但是没有高学历,想居要职、拿高薪还是有些难度的。


    此外,学历高的人、学习成绩好的人一般工作能力也应高人一筹,这也是常理。现实中,之所以发生高学历不如低学历,错不在学历高,而在于定位不合理。优生不敌差生,错也不在优生,而在极个别单位的文化太“另类”。所以,应该还高学历与好成绩以公道,高学历、高才生还是应该受到尊重。


    点评


    在传统思维中,在就业上,本科生的处境要好于大专生,硕士生好于本科生,博士生无疑更胜几筹。于是,大学校园里不少人读完本科一心向“研”;拿到硕士学位,仍觉“无限风光在险峰”;戴上博士帽,以一副精英模样“待价而沽”,成为一种普遍的价值取向与“求学规律”。新近出现的就业市场上“学历贬值”、“高才生贬值”,无疑给这些人当头一棒。


    最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市场其实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向社会各方发出了“信号”:从一些原先不被看好的高职学院、职业学校之中走出的毕业生,因所学专业为市场急需而供不应求;而在一些牌子“响当当”的高校,毕业生求职之路却显坎坷。面对就业市场的变化,高校和学生们,乃至整个社会也随着有了反映。市场的需求变了,无论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还是人才队伍的合理结构,都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靠一张金灿灿的学位证书或名牌大学的毕业文凭就可以在就业市场上如鱼得水、左右逢源的日子,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所以,毕业生应该根据自身条件和当下社会需求的现实,理性调整期望值。


    当然,那些有志于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青年学子,也不必因为就业市场上的另类现象,而动摇了继续攀登学业高峰的决心和勇气,还是要“大胆地往前走,不回头”。毕竟,实施科教兴国、科教兴市战略,顶尖人才还是急需的。
    链接


    大学生就业指导——学历篇


    一、 学历效应


    据有关报道的统计表明,高学历人才在求职中仍具有很大的主动性。进入人才市场求职的个人中,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含硕士研究生)的占1.49%,具有本科学历的占33.13%,具有大专以下(含大专)学历的占58.91%。但在用人单位发布的用人需求中,需要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含硕士研究生)的占3.67%,需要本科以下学历(含本科)的占96.33%,显示出高学历人才在求职中仍具有很大的主动性。


    但拥有高学历是不是就意味着能找到好工作呢?统计数据显示,不同专业之间的求职形势差异明显。就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含硕士研究生)的人才求职者而言,机械、市场营销、建筑、通信工程等专业供不应求,供需比分别为0.37:1、0.55:1、0.57:1、0.64:1计算机、财会专业供需基本持平。而文艺体育、医药、文秘、管理等专业的职位的供需比分别为8.25:1、3.17:1、2.83:1、2.54:1,人才呈现明显的供大于求现象。


    另外,市场营销、建筑、财会、文秘、中介服务和外语专业中,目前对大专学历人员的需求量很大,占本专业需求总数的60%以上。而通信工程、经济专业本科及本科以上人员的求职形势较好,医药卫生和管理专业是硕士和硕士以上学历人员供不应求,本科学历人员求职则相对困难。 


    二、学历优势陷阱


    因为自己是研究生(本科生),于是想当然地认为在与本科生(专科生)的竞争中,处于无可争议的优势地位。这是高学历者经常容易犯的错误。学历在理性的用人单位招聘官眼里,只是一个身份的标识而已,并不能简单地将其与能力、素质划上等号。


    一些外资企业、跨国企业甚至500强企业,他们在招聘人才时,一直以来都对研究生、本科生“一视同仁”,不求“高”只求“实”,这说明,人才是招来派实际用场的,而非装点门面。只有有真本领,才可能打动用人单位,如果没有真本领,即便就了业,也随时可能被淘汰。


    三、学历劣势陷阱


    升学可以说是专科生的一条出路,而就业同样有属于专科生的天空。客观上说,我国在人才培养上还存在定位不清的问题,硕士、博士、本科、专科,究竟该实行何种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如何培养具有这一层次鲜明特色的人才,目前已经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应该说,每个层次人才的培养,都应该面向其相对独立的社会需求,而不应该硕士、博士、本科、专科共同去抢占同一类市场。注重实践技能训练与打磨的中专生与大专生,与注重学术研究能力培养与提高的研究生将实现不同的社会服务功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结构层次的不同需要。否则,就会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也会造成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的浪费。随着这一问题在今后的教育中逐步解决,博士、硕士、本科生、专科生将有更加明确的目标市场,专科生出路不明的情况将有很大改观。
相关搜索: 人才
 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