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从此开始 未来在你手上
用户中心
招聘信息 招聘企业 求职信息 职场资讯 发布招聘信息 免费发布求职信息
关键词:

实习大学生怎样把握“选择”和“机会”

文章来源:- 2009/3/13 14:11:23
实习大学生怎样把握“选择”和“机会”



    上周二,惠普公司在各大高校展开“牵手惠普-英才试航”计划,参加该计划的学生可获得专业招聘培训机构的“职业化”培训课程及证书、惠普商用打印部门打印产品特性和销售技能的培训以及推荐的社会实践机会。与此同时,华硕电脑2005年大型校园行活动也在当天开进了北大校园,作为其全国150多所高校巡讲活动的开始。活动的目的是招募高校学子进入华硕学院,接受系统的职业培训,甚至直接获得进入华硕工作的机会。


    对于尚缺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来说,像这样能够接受专业的培训、建立职业化观念、提前体验职业生涯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机会。而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给大学生提供培训和实习机会,可以说是一举多得。一方面可以宣传企业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公司将来储备人才,同时也可以降低用人成本。那么,面对越来越多的校园宣传和巡讲活动,大学生应该怎样把握这些“选择”和“机会”呢?


    企业


    大学生要进行职业化“洗脑”


    超过99%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都愿意雇佣那些在校期间社会实践丰富的学生。因此,培训和实习计划受到学生欢迎。在企业校园活动现场,前来咨询的学生总是络绎不绝。这种近距离的接触和互动为学生更多地了解企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


    据了解,“牵手惠普―英才试航”计划的侧重在大一至大三的学生,入选此项计划的学生将获得惠普商用打印部门推荐的为期6个月至1年的培训和社会实践,保证学生得到比较完整的职业化教育。而华硕“闪硕我的大学”系列活动的目的是选拔优秀的在校大学生进入华硕学院,成为华硕“硕市生”的同学,也会获得包括企业管理理念、IT产品、营销推广等全方位培训和实践机会。


    华硕电脑中国业务事业群总经理许佑嘉告诉笔者,花这么多时间进行校园宣传,企业一定会考虑得失的问题。不过,没有失,就没有得。企业在这里肯定是要有所得的。通过华硕学院这样一个机构的运作,可以说对聘用新人的风险降低了。而且“硕市生”这个组织是滚动的,公司即使四年不公开招聘,人才吸收也不会成为难题,就因为有自己培养的人才。这样做最大的优点就是学生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对企业的运作掌握得比较好,减少沟通障碍。


    惠普打印及成像系统集团市场开发经理刘智告诉笔者,相对于市场效果而言,品牌和文化的推广,必然是建立在长期的、持续的基础之上,不能一蹴而就,更不是简单的商业广告就能覆盖的。因此,对大学生的宣传是十分重要的。入选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及课余时间的情况自愿申请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机会,并可定期更换实习类型,进入商用打印部门的公关及广告代理、经销商等部门。对于社会实践机会没有任何强制性,如果学生愿意放弃,社会实践机会可以随时中止。


    学生


    实践经验比计较报酬更重要


    最近,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一项针对大学生实习期间工作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有52%的学生表示自己找到实习机会并不容易;有36%的大学生想自己自食其力,挣自己的生活费,有29%的大学生则认为要锻炼自己的能力,报酬无所谓,如果有当然更好;而更有71%的大学生看重个人发展的前途、机遇。可见,对于大学生们来说,虽然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轻松,但他们真正看重的是参与社会的机会。


    一些高校理工专业的大学生向笔者反映,他们也曾经在工厂车间“打杂”,用人单位给他们的月薪在600元左右。有学生甚至说:用这么低的薪水请一批学识高、有素养的大学生来实习,确实是“物美价廉”。而且,在实习单位就像一个廉价劳力,做一些不用动脑筋的事情,什么都学不到。不过,即使是这样,也不愿意轻易放弃实习的机会,毕竟在走向社会之前,多经历一些事情总没什么坏处。


    实际上,类似惠普和华硕做法的企业培训和实践活动,对学生来讲是一次直接与社会需要接触的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几年的在校学习更有针对性,而且也能锻炼学生的适应能力,融入社会的速度也会更快。不过,也不乏有企业单位抓住暑期实习生实习心切、不计报酬的心态,在实习过程中让他们做临时促销员、市场调查员等较为简单、反复的工作。这也是大学生在选择社会实践的过程当中应该注意的。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有专家告诉笔者,大学生是有着巨大潜力的劳动力市场,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理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若能为其提供适当的空间,企业自身也将受益匪浅。与此同时,大学生也需端正心态,正确衡量自己,充分发挥所长,以便为将来积累经验。实习是自我认知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学生只有通过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才可能迅速、准确地捕捉和把握未来的就业机遇。


    专家


    社会实践体系不该有“真空地带”


    在中关村等高校聚集的地方,随处可见受雇的大学生帮助企业发放宣传资料,并参与企业的促销活动。而他们得到的回报甚至只有一顿“免费午餐”。事实上,把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的现象确实存在。解决这个问题,既应该帮助大学生们转变对社会实践的观念,抛弃功利的想法,也应该让企业明白,如果学生对企业失去了信任,那也不是多开几场校园宣讲活动就可以解决的。


    市人事局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卢林认为,在学生的学习和就业过程中有脱节之处,而实习恰恰能弥合这种脱节。但目前尚未形成一种实习生的培养制度,在校生的实习主要是个别企业或是校企合作的行为。一些大企业招募实习生,既有寻找培养合适人才的目的,又有在大学生中树立企业形象,吸引培育潜在市场的意图。


    目前,大学生实习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已经暴露出来的问题表明,大学生实习除了自身的一腔热情之外,更需要社会提供一个高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平台。学生在校实习时,一旦出了问题,应该依据相关的法律来处理,但目前这一块尚处于“真空地带”。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有专家告诉笔者,参与社会实践和企业培训的学生仍是全日制在校学生,不是进入社会的完整的劳动者,和单位之间建立的关系不能称为劳动关系,所获得的报酬也不同于工资。但是,学生在实习期间,有权利按照实习协议的约定获取正常的劳务收入。另外,学校也不该利用学生进行赢利活动,学校更不能私扣截留企业提供给学生的报酬。 
相关搜索: 实习 大学生 选择 机会
 标 相关文章